林林

林林杂语

一个高中生的无病呻吟
telegram
tg_channel
twitter
github
email
zhihu

生活

近些日来多事,无妨提笔话秋
我近年来爱用自己所剩不多的辞藻写些什么都不像的文字,抒发什么都不像的感情。先将上个月瞎写的两个文字摆上来,供大家嘲笑、玩弄。 树动人零落,万籁声俱寂,独守空山了长笛。竹声脆,风声耸立,曲醉影灭。 乍见一刹那,叶动草咸惊,直下怪影闻幽箫。木心动,邪魂逃散,业破障除。 青花发阴…
尊重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不同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如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一样,我们的价值取向也各有差异。尊重各自的不同,放下彼此的偏见,正是当下我们作为开放多元社会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人生来就应是自由和平等的。”…
cover

夜间闲想

如果每个人的心中有一盏灯,那么世界将不会黑暗。 高二的学习生活来得要比高一的忙了,以至于我没能抽出什么时间来做记录。记录什么好呢?本人近期输入不足,生活上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事,这就像居里夫妇在实验室 “泡” 了几年,如果要每天写日记,可能也是相当难的…
生命是棵可爱的小树
我们似乎老早就厌倦了从生命长河上看待生命,感叹生命的苦短,那些话早就成陈词滥调了。我们可以把生命看小一些,小到一棵可爱的小树。 小树,小树,起初还长得像插在土中的树枝,后来吸收阳光,吸收水分,慢慢地慢慢地长成很高很高很大很大的大树。动物在树里安家,大家开开心心…
从“然后呢”谈功利性的人际交往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线上交往的局限性(详见 https://www.xiaozonglin.cn/archives/terrible-online-chatting/ ),在此,我们来谈论一下功利性的人际交往。试看下面一段对话: 老师,我读完《三体》了。 然后呢? 没有了。 哦。…
cover
cover

三年前的回忆与近况

《乡土中国》中的《再论文字下乡》有这么一段话: 我记得在小学读书时,老师逼着我写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了同上两个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 “日出而起日入而息” 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 每…
博文写作的过程中不应过度使用人工智能
最近,杜老师与土木坛子都发布了有关 ChatGPT 与博文写作的文章,在一些博客站长群里面也有用 ChatGPT 来帮助他们写作、水文章的一些言论。在我看来,纵使人工智能帮助博文写作有提高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带来新的写作灵感等等方面的作用,但我们不应过多的让人工智能干涉博文写作…
死亡与失败
死亡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小时候认为人死了之后会 “投胎”,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周读了《人生哲思录》,又有了新的思考。人是否来自于一个地方,死亡仅仅只是让人从这个世界回去了呢?“死亡不是同归大海,而是各回各的源头。 [bsaudio]https://www.xiaozonglin.cn…
忙碌与收获
不知不觉就到了 2023 年 8 月,岁月如梭,好像昨天才刚接触国家模拟社会学实验,今天同以往大不相同了。 我想起初以来的每一年,就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时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 ,语文老师问我们对于各自的初中生活的印象是什么。那是我用个词来回答 “幼稚…
读后感
在小学,我似乎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些书,例如《阁楼里的秘密》和《绿山墙的安妮》里面的内容我已不记得了,当时可能也没有太认真看。《金银岛》只看了开头和结尾。从小学开始,我们的作业里就有读后感,别的班级甚至还有阅读检测题。写这些读后感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写成摘抄,但摘抄的内容现在不记得了…
cover

厨子的性格

此前一直回避在博客上谈他,一是怕自己谈得烂,没有把精神点出来,二是别人谈得太好。说实话,喜欢他的人太多,饭啊解析啊考据啊应有尽有,所以没脸在这里讲。但所谓作文是以我之笔书我之心,虽然不一定写得好,虽然一定没人读,虽然不一定能让人读懂,但我还是打算写写。 正所谓…
结束之后
前天是校运会的第二天,班里播了《茶啊二中》电影和《工作细胞》里有关流感病毒的一集。今天提早放学,晚上十点大家就都走了。我留下来,看着班级里乱糟糟的桌子,听着班级的风扇发出咯吱的响声,坐在讲台上。黑板擦过了,但还能从中看出字迹,那是运动会自习的作业,是今天运动会的项目,是课表…
童年与生活
《直面》 今晚在家,看六岁的弟弟在房间里闹,把麦克风扯来自己边笑边跟自己说话,跟母亲笑着说“不要不要”。看到这,不禁感叹童年的快乐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小学老师告诉我们“当你们上小学的时候,童年就结束了。”但直到我初一才认为自己的童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学的学业压力不大…
cover
cover
cover

来到德化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早上 8 点到达泉州站,8 点 50 分左右检票,9 点 20 分左右列车发车。让我们比较惊讶的是这次不坐和谐号动车组,而是绿色车皮的快速列车。我的一位哥哥说:“泉州到德化这条线通常走货运”。我在 12306 上面也看不到去德化的动车。 坐这个感觉跟坐大巴车…
cover
cover
cover

一次不尽兴的瞎逛逛

自从疫情放开以来,我们闷在家里许久,今天出来逛逛。父亲觉得五店市早已去过,没劲,就带我们到这古民居逛逛。过去的路上,我们看到有一只狗被车轧死了。这里对于建筑的介绍很单一,大概都是在讲建筑的主人有什么样的情怀。建筑也就那么两样。不是我们穷,是那边的店铺都没开门。我不会摄影…
cover
cover
cover
cover
cover

Rainbower——年段英语报纸的实践

在三月下旬,我跟我的英语老师表达了办英语报纸的想法。在老师的支持下,我做出了尝试。就在一个周末的上午,从网上找了一篇 ChatGPT 以及 Genshin Impact 的文章,稍加排版,并弄上中文注释,把这篇勉强的第一版发给了我的英语老师。 在得到英语老师的肯定之后…
生活的理想化
一天晚上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因为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刷餐卡,会提前把自己的餐卡拿出来,所以我能无意中看到别人的卡贴和卡套。排我前面的人卡套上印着枫原万叶的立绘,过一会拿着面的同学把贴着魈的餐卡收起来(那两位同学都是男的),再接着就是一位女生把掉在地上的贴着天气之子卡贴的餐卡捡起来。 这…
谈求知
初中老师在教我们议论文的时候就已经说了,切记不要拟类似 “谈读书”“责任与快乐” 的题目。“看看写这些文章的人都是些什么大咖。你们还没有到那种层次,拟不了这种题目。” 咱今天也不算破例,也仅仅只是聊求知当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每一个角度都应该会蜻蜓点水式地点一下,说好听点叫浅尝辄止…
此部落格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