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

林林杂语

一个高中生的无病呻吟
telegram
tg_channel
twitter
github
email
zhihu

在博文寫作的過程中,不應過度使用人工智能。

最近,杜老師土木壇子都發布了有關 ChatGPT 與博文寫作的文章,在一些博客站長群裡面也有用 ChatGPT 來幫助他們寫作、水文章的一些言論。在我看來,縱使人工智能幫助博文寫作有提高效率、降低時間成本、帶來新的寫作靈感等等方面的作用,但我們不應過多的讓人工智能干涉博文寫作,不應過多的依賴人工智能來進行博文寫作。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人工智能在知識的創造方面能力十分有限,絕大部分是通過整合網上已有的資料來給出答案。之前出現的人工智能詩人小冰也只是堆疊一些比較詩意的意象而已。由此可見,能進行創新創造的大腦還是只有人才有,至少現在大概是這樣。

在馬云馳教授的論文《博客的文化與社會意義》當中,博客具有對社會的解構和建構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博客可以帶來新的思想,從而對傳統價值觀造成衝擊。博客宣告著 “我媒體” 時代的到來,每個公民都可以成為記者,每個博客都是一個媒體。如果要使博客能夠帶來新的思想,那就需要寫博客的人能夠進行創新創造,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一點我稱之為 Express Yourself)。然而,人工智能有自己的思想嗎?(它可能有情緒,但思想目前大概還沒擁有)人工智能根據已有文化與價值觀寫出的博文對社會有沒有解構和建構作用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在胡敏教授的論文《博客寫作的雙重心理救贖》中,博客可以幫助博客主和讀者釋放自己的壓力,使自己的心裡得到安慰和平靜。我在寫博客的時候,也有類似情緒釋放和個性宣洩的感覺。上文提到,人工智能寫作表達的是別人的思想。由此可知,當人工智能過多干涉博客寫作時,博文的內容就隱去了作者的自我,讀者讀了博文不會有共鳴,也就無法發揮博客對博客主和讀者的心理救贖作用。

再接著,我們不妨想一想那些使用人工智能來水博文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博客作為一個目前顯得有些落後的互聯網事物,本應該用來引導博客主寫作,幫助抒發自我、鍛煉思維。寫博客怎麼會有節省時間和精力之言?要談水內容,不如去知乎這類論壇上去水。博客流量少(不如說對比之下沒人看),如果這個時候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來應付訪客,這博文倒還不如不發。

在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的環境下,我們十分需要自己寫博客,讓博客在我們生活當中發揮精神堡壘的作用。我們應該在我們的博客上面書寫我們的思想,展現我們的文風,防止人工智能過度干涉我們的寫作。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