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

林林杂语

一个高中生的无病呻吟
telegram
tg_channel
twitter
github
email
zhihu

加入開往團隊所給我帶來的

(以下內容都是我語音輸入出來的,也就是說出來的,你可以想象一個人面對面的在跟你說話)

大家好,我叫林林。就今天加一個博主的微信,然後他開頭就問好:“您是開往的林林嗎?” 那看來我已經臭名昭著了哈哈。呃,幾個月之前就看到曉雨(還是叫他網名比較好,雖然比較習慣叫別人的真實名字)在他的博客裡面發表了一篇文章《加入開往團隊所給我帶來的》。啊,看了那篇文章,我感觸比較深。之前去邀請一位博主加入另外一個項目的維護組的時候,就發現他在那篇文章裡面發現了個華點,就是那個忘記被他打碼打掉的那個 “你喜歡散兵嗎?”。就看那篇文章,自己也在思考:我從開往獲得了什麼?我讓開往獲得了什麼?

忙這種開源項目,不做編程的話,可能更多的只是忙一些繁瑣的事情。就比如說,審核網站、處理 issue、跟別人溝通之類。我自己目前還有一個中文博客列表導航,這個項目目前就幾乎沒有精力去管,項目本身也有人在管理。那個項目剛開始添加網站的方式非常的原始,就是在 GitHub 上面對一個 JSON 文件進行編輯,進行人工編輯。那個時候添加網站就是機械式的 ctrl+C/V,就今天把友情鏈接搬過來的時候也用了這個方法,也才 20 個網站就受不了了。開網在沒有用數據庫之前也是用這種比較原始的方法添加網站的,就挺好奇剛開始那一會 300 個網站是怎麼加進去的。那在開往做這些事情,其實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東西。甚至我弄博客還要倒貼錢去買域名、買伺服器,還要花精力在搞網站,搞伺服器,搞 CDN,更新域名證書,提交網站備案之類的各種各樣繁瑣的事情上面。所以參與這個項目更多的給我帶來的是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及項目被人誇贊所帶來的自豪。

開源項目這種神奇的東西其實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維護,像聽說個站商店目前就是完全由一個人來負責開發,負責審核,負責日常的運維。開往以及中文博客列表導航都經歷過這種階段,但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常常會因為維護了這個人的時間精力以及一些狀況,導致項目停滯。所以你看,目前兩個項目都是有一個團體,當然開往維護組的一位技術說是團夥,來進行日常的開發、日常的維護的。

開往項目裡面是有分工的。我之前初中的時候進過一個伺服器的建設群,那個群剛剛創建,所以那個時候群裡面非常的吵,各種各樣的人都會提出他們自己的方案,那個時候喧囂了一個上午都拿不出一個大致的計劃。在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要先對建築、指令、紅石的人員進行分類,然後再分組選出組長,再有這些組長來下達命令,來進行討論。這個方案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建設群裡面全體成員的同意,大家按照這個方案很快就建立起了秩序。在團體裡面,除了那種兩三個人的小團體,一般都要建立這種分工,因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至少不會無緣無故的吵架,然後吵不出結果。

我在維護組裡面大概擔任了一個運營的職位,然後目前負責技術的同時也可能擔任了一個產品的職位。我經常在維護組裡面提需求,比如說要多設計一些跳轉的頁面,要弄一個 ** 的計劃等等。那這個時候產品就會內涵我:“當需求不是自己實現的時候,想象力就會飛出天際。” 於是我每次提需求的時候就會說:“這功能很重要,再拖下去開往就不行了,你再把這個需求延期下去,我就要死了。” 但事實上,技術,包括中文博客列表導航那邊的技術,都挺會咕咕的。中文博客列表導航那裡有個功能 “統計圖表” 就拖了幾個月。

那有的時候我們也會一起給我們維護組的設計曉雨提需求,提有關頁面設計的需求。就最近新版的頁面的討論我因為在學校所以沒有參與,但是回到家之後,看他們的聊天記錄,感覺就是討論還是挺頻繁的。曉雨做出來一版,然後就被要求改一版。那當我們討論有關新的跳轉頁面的需求的時候,大家都非常活躍,除了我們維護組的前端。這個場面用我們那位負責開發的人說的話說,就是 “當後端在討論要如何優化前端的時候,整個辦公室都會洋溢著快樂的氛圍”。

我們維護組裡面也有互怼。之前因為我審核網站比較慢,然後就被那位負責開發的全都給審了。

“你把網站審了幹嘛?”
“沒有,我就審了超過 30 天的。”
“不是,超過 30 天的才能審啊。”
“就看他們呆的太久,就把他們審了。”

那位技術後來還說他一個人每週花個十分鐘就可以幹完。我就求他這種事情還是留給我來幹,畢竟我不會編程,在項目裡面也可能做不了什麼事情。

最近他幫開往弄了一個能夠檢測網頁有沒有掛上開往鏈接的腳本,我就在後端的倉庫裡面提一個 issue 說有些網站被他誤判了,那個 issue 被直接打回。

有些事情寫成文字可能就變樣了,還是得用脫口秀的方式講出來。目前不得不承認的是,開往是一個開放、需要群策群力的項目。之後可能會在各種各樣的平台發一些有關維護組內部的一些聊天,像今天這樣整篇文章都在講一個項目的個人還是不太受得了,希望之後可以將開往內部的一些討論分享出來,讓大家了解,這是一個有趣的維護組,有趣的小團夥。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